簡介 

──用一生愛貝殼──

 人物

我收藏貝殼已有五十六個年頭,相信嗎?如今我的每個日子裡,不能沒有它。老天註定要我用一生愛貝殼!

我生長在澎湖的海邊村落,小時候鄉間道路沒鋪柏油,附近駐軍每過一段時間,會裝載大量的珊瑚礁石鋪在路上,裡面都夾雜者很多各式各樣、沒稜沒角的磨損貝殼。有一次我不經意地蹲下來撿了幾個,越看越喜歡,於是就這樣繼續俯拾下去。等到一雙小手握滿了,就裝進口袋,口袋也滿了,乾脆跑回家拿罐子來裝。興趣所致,我幾乎要把整條馬路翻遍了才甘心。

此後,我每每再期待著下一次的鋪路來臨,也從此牽動了我收集貝殼的愛好。那時我才讀小學三年級,竟然因此跳脫出一般小孩子的正常玩樂,獨自找到一片天

,無人與我爭,也不曾想到邀人跟我分享。

高中畢業,我到離島當代課教師,租屋前出門就是海,待退潮後,往往有不少還活著或仍帶肉的淺海貝殼留在沙灘與潮間帶間,那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垂手可得。有了這些貝殼,我不得不自我摸索如何清洗,也開始著手辨識殼體,分類收藏。如此慢慢地,對貝類有了初步的了解。

當兵退役後,我有了工作和收入,對老是自撿貝殼,覺得進度太慢,開始收購

。除了加入貝類學會與眾多貝友切磋外,也接觸不少貝商。使我二、三十年間

,貝殼收藏質量精進不少,尤其對一些稀有名貝的收購,竟然瘋迷到毫不手軟

,龍宮翁戎螺就有四個,中途島寶螺也意外到手,不知羨煞多少貝家。

前些年,我幾乎每天起一大早,滿懷期待的往漁港跑。漁港天天有各種活貝,我每個攤位都會一一巡禮,最希望在平凡的貝殼堆中找到奇緣。或退而求次,只要殼體完整、殼面無損,即使我已經很多,也一樣買回家。我常想,這麼漂亮的貝殼,與其被人吃完肉當垃圾,不如讓我來珍惜它。

就因為這樣,我的貝殼收藏越積越多,約有近三千種,數萬個。所以八十年購置新屋時,不得不在四樓利用一個約八坪許的房間,充作貝殼工作室,裝潢櫥櫃來擺設它們。雖然本意在便於自己察看,但風聞前來參觀者,卻逐漸增加,名氣從此傳開。

九十九年三月,我再搬進現在的新家,特在二樓騰出十幾坪的空間作貝殼工作室,好方便參觀者出入及可容納更多的人。三面貼牆的櫥和中間三排的立櫃,更能充分展示出貝殼集體之美,頓時覺得滿室生輝。這時,始知我多年收集的心血沒有白費,也獲得大家的肯定與讚賞。

同年六月二十七日,現任中華民國貝類學會理事長、也是大學知名教授何清輝先生,率同該會秘書長郭斯傑,及集貝名家柯富鐘等一行人,專程從台北飛來我家,祝賀我喬遷之喜,理事長還致贈親自製作題上「蠔宅」的書畫一幅,我將它裱褙後,掛在貝殼工作室的入口處,成為十分醒目的招牌。後來參觀者都直呼我的貝殼工作室為「蠔宅」,我也因此樂得當個「蠔宅」的主人。

「蠔」,即牡蠣,貝殼也。「蠔宅」,就是貝殼屋的意思。理事長此一揮毫,語帶雙關,用心感人。

我願意繼續提供「蠔宅」,讓喜歡貝殼的親友、貴賓,前來參觀指教。

我用一生愛貝殼,也要以一生述說這海洋的珍寶。